汇聚向善力量,共绘温暖画卷


在第十个“9·5 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阿勒泰地区以“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为核心主题,统筹福海县、富蕴县、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四地,联动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及爱心企业,通过“多形式宣传、精准化帮扶、长效化规划”三维发力,开展覆盖广泛、内容扎实的慈善系列活动,让慈善理念深植基层土壤,让爱心服务直达群众身边,在全地区营造出人人可慈善、处处可慈善的浓厚氛围。
一、多形式宣传,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活”起来,让慈善理念近起来 各地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结合群众生活场景创新宣传载体,打破法律知识的距离感,让慈善认知渗透日常。 福海县:集市里的“普法+暖心”宣传 福海县民政局组织工作人员与志愿者走进社区集市,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开展宣传:通过摆放宣传展板直观呈现慈善知识,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宣传手册300余张,现场解答群众有关慈善组织运作、捐赠人权利等咨询40余人次;同时,贴心准备印有慈善标语的抽纸、帆布袋等实用礼品,让居民在“学知识、领好礼”的互动中,清晰理解慈善是有法可依的社会公益行为,消除慈善离生活很远的误区。
富蕴县:下沉一线的接地气讲解
富蕴县依托各乡镇社工服务站,推动宣传活动走进社区、深入机关,覆盖各族群众。志愿者现场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宣传单 100 余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法律核心内容,重点阐述“慈善不是少数人的大事,而是每个人的小事”,打破群众对慈善“高门槛”的认知,激发普通民众参与慈善的热情,让法律知识与慈善理念同步下沉。
布尔津县:“五进”模式下的全域覆盖
布尔津县创新推出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实现宣传无死角。窝依莫克镇采用“线上+线下”组合拳,线上通过村广播循环播报、微信群推送政策,线下在村广场设点、张贴海报,工作人员还深入田间地头,结合本地慈善案例讲解捐赠渠道;布尔津镇则以“理论学习+故事分享”形式,用真实的慈善案例传递温暖,让群众在共情中理解慈善意义,主动参与其中。
哈巴河县:家常话里的现场解读 哈巴河县民政局组织业务骨干走进社区,用家常话解读人民群众关心的困难家庭申请慈善帮扶条件等内容,明确群众参与慈善的权益与保障;实务答疑中,针对居民提出的慈善捐赠能否享受税收优惠,以及社区工作者关心的社区慈善活动组织规范等问题,通过“政策+本地案例”逐一解答,提供可直接参考的操作指引。 二、精准化帮扶,聚焦急难愁盼,让慈善温暖“实”起来 各地围绕养老院老人、困难家庭、特殊困难老年人等重点群体,推出定制化服务,将慈善从理念宣传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解决群众需求。 富蕴县:爱心捐款助力定向帮扶 富蕴县结合“久久公益节”,现场组织爱心捐款,专项助力困境妇女儿童项目;同时,联动马丁别克爱心协会,为3户困难家庭送上300元爱心金,以点对点精准帮扶模式,让慈善资源直达最需要的群体,传递邻里互助的温情。 布尔津县:多维度守护困难群众 布尔津县各乡镇精准发力。禾木喀纳斯蒙古族乡工作人员与志愿者走访困难家庭,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将慈善关怀落到衣食住行;也格孜托别乡聚焦重残、失能、低保户等特殊困难老年人,不仅送上生活用品、提供配餐上门服务,还联动司法所开展法律援助,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与法律双重难题;布尔津镇则组织爱心物资捐赠,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对点支持,构建 “物资+服务+法律”的多维度帮扶体系。 阿勒泰市:养老院里的全方位关怀 在阿勒泰地区民政局指导下,阿勒泰地区金色年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社区社会组织,在金泰康养中心开展“慈心聚集市,情暖养老院”活动,结合义剪义诊服务,解决老人日常便民需求;“爱心妈妈”团队与老人唠家常,给予亲人般的精神陪伴;通过手作互动丰富老人生活,从生活照料到精神慰藉,让养老院老人全方位感受慈善温暖。 阿勒泰地区金色年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拟将义剪义诊、亲情陪伴等服务固定化、常态化,同时,发挥公益纽带作用,链接更多爱心团队与资源,孵化本地慈善力量,提升服务能力。 三、长效化规划,为慈善事业“搭框架”,让爱心传递不停步 阿勒泰地区民政局将以此次慈善月活动为起点,继续指导各县(市)民政局开展各类慈善活动,广泛凝聚社会爱心力量,扩大慈善覆盖范围,进一步推动慈善服务下沉,激发社区、社会组织的参与活力,让慈善融入基层治理,深化慈善文化“五进”模式,让慈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营造长期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阿勒泰地区民政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