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动态 > 业务动态

关注“敬老月”系列报道② 丨老年大学点亮晚年生活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发布日期 : 2025-10-22 17:03
【字体:       打印打印 分享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魏红萍

  10月15日,乌鲁木齐迎来今冬第一场雪,寒意渐浓。走进位于乌鲁木齐市延安路的新疆老年大学,生机勃勃的气息扑面而来,声乐、舞蹈、手风琴、美妆……每一间教室都座无虚席。

  “来,合奏部分再来一遍,注意指法的转换……”一曲悠扬的手风琴演奏曲《思恋》响起,陈光萍面带微笑,跟着老师的指挥,满怀激情地拉响手中的手风琴。

  “我退休后就来到了新疆老年大学,手风琴是我最钟情的课程,一直坚持练习,还跟着学校乐团外出演出,我们不仅拿回了国内外各种大赛的奖项,节目还成功入选了央视2025老年春节联欢晚会。”陈光萍一脸自豪地说:“现在亲戚朋友见了我,都说我越活越年轻。”

新疆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参加第五届手风琴文化国际艺术节手风琴大赛。图片由新疆老年大学提供

  2020年,陈光萍还是手风琴演奏零基础的“小白”,通过朋友介绍来到新疆老年大学。看到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学员们精神饱满,她也跃跃欲试,一口气报了舞蹈、朗诵、口琴、手风琴等多个特色课程。

  “退休了,终于有大把时间来完成儿时的梦想,哪门课都想学,还是对手风琴情有独钟。”陈光萍笑着说。

  2023年,陈光萍所在的新疆老年大学手风琴乐团,首次前往重庆演出就斩获大奖。一年后,她们又前往马来西亚参加手风琴艺术节的表演,在国际舞台一展中国老年人的风采。

  “学校还经常组织我们银龄志愿者服务队赴社区、驻村工作点、养老福利院进行慰问演出,既体现了我们的价值,也是为社会作贡献。”说到这些,陈光萍满眼都是光。

  在民族民间舞舞蹈室,一身蓝色艾德莱斯绸长裙的吴梅,正伴随着欢快的乐曲翩翩起舞。

  吴梅已经在新疆老年大学学习6年了,每周1节课,每周三风雨无阻来学习,“今天下雪,我坐公交车花了一个多小时,不能耽误学习。”吴梅说。

  经过几年系统学习,吴梅已经是社区舞蹈队的骨干力量,她所在的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八一街道南昌路社区舞蹈队,也多次在各种活动中拿奖。

  正聊得开心,62岁的李新华来了,一脸精致的妆容立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我报了舞蹈、美妆,还有摄影课,以前忙于工作,现在老了不仅能用所学让自己更美,还能帮助他人,挺好。”李新华说。

  今年“敬老月”活动鼓励老年人学习、适应数字生活,她打开自己的抖音和视频号,“跳个舞,秀个美妆、发个美图,我分分钟就搞定了,我们要主动拥抱数字生活。”李新华说。

  老年教育是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受教育的愿望也日益强烈。

  10月20日,在新疆老年开放大学校本部,63岁的孙艳玲正聚精会神地在宣纸上练书法。她在老师的指导下不仅书法和绘画水平有了长足进步,还在全疆办学体系老年教育成果展书法类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这里给了我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我在学习书法的路上越走越自信。”孙艳玲说。

  在老年大学办学质量明显提升的同时,老年教育资源也在向社区基层下沉。

  自2024年起,新疆老年大学开展了“老年教育进社区”活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将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的中老年人,共在35个社区、7个养老院设置教学点,开设舞蹈、声乐等课程,努力办好“家门口”的老年大学。

  新疆老年开放大学依托全疆各地州开放大学和高校、街道社区、企业以及养老机构,初步建成“自治区—地州市—社区”三级办学体系,通过线上线下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在全疆设立了18所老年开放大学分校和多个教学点,累计服务线下学员5万人次、线上学员超8万人次;依托“新疆终身学习网”,发布1400余部免费视频课程,实现互动直播教学,其中“科教助老满天山”项目获评国家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10月20日,新疆老年开放大学民族舞班的学员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魏红萍摄

  10月19日,在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南纬路街道青海路社区活动室,十几个老年居民边围炉品茶,边津津有味地听老师讲解中医养生知识。

  “中医养生正是我们老年人需要的知识,现在家门口就有老年大学的老师来上课,大家都想多学点。”64岁的丁玲说,今年7月,新疆老年大学在社区开办了舞蹈、书法、演讲、花草种植等课程,她一直坚持学习,“现在每周都惦记着来上课,整个人精气神都更足了,我们的老年生活充实而有意义。”